據世界新聞網 歐洲半導體大廠意法半導體(STMicroelectronics)、英飛凌(Infineon)等公司,逐漸將公司未來前景寄托在汽車晶片市場,把注意力從iPhone問世后獲利就日趨低落的無線產業轉移到這個新領域。 從iPhone問世以來,因諾基亞、RIM等大客戶的銷售大受影響,意法半導體股價也下跌逾70%。意法第一季營業虧損達3億5200萬美元,其中2億9300萬美元來自手機晶片業務;與此相比,汽車晶片業務的營業利益為3700萬美元。 意法半導體執行長波佐提(CarloBozotti)說,亞洲對配備許多晶片的豪華車需求將帶動營收走揚。去年每輛新車至少使用25個汽車晶片,部分車款甚至超過100個。 意法半導體和英飛凌逐漸將未來發展重心聚焦在汽車產業,開發能提升引擎馬力、監控車速或修正行車方向的晶片與感應器。根據StrategyAnalytics公司,到2016年時,汽車晶片市場的規模可望從去年的230億美元擴增至330億美元以上,且中國市場每年將成長17.7%。 波佐提說,「汽車業正受惠于亞洲對高品質車輛的需求,特別是德國汽車業。汽車制造商也采用愈來愈多電子零件以削減成本、提升車輛智能。我們因這兩者而受益。」意法目前在汽車業最大客戶是全球最大汽車零件供應商博世集團(RobertBosch),福斯、戴姆勒、福特、豐田都是博世的顧客。 此外,由于尚未出現能獨步汽車晶片市場的業者,這個領域仍大有可為。StrategyAnalytics指出,意法在汽車市場市占率是9%,排名第三;位居第一的瑞薩電子是14%。該公司預測,北美汽車晶片市場每年將成長8.1%、歐洲將成長6.1%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