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摩爾定律,性價比更高的閃存將取代硬盤,飛快占領存儲市場。有些嘎吱作響的東西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文物,比如硬盤。 閃迪公司(sandisk)最近發布了容量為128G的高速CF卡,它防震、防水、防潮,面向個人用戶。盡管價格高達1500美元,但從容量和性能上看,這個CF存儲卡可以被當做硬盤來用,樂觀的技術派們正盡情想象用閃存淘汰硬盤的場景。
每18個月,集成電路芯片上所集成的電路的數目翻一番,微處理器(CPU)的處理能力提高一倍,而價格會下降一半。這條著名的“摩爾定律”被一再驗證:僅僅就在七八年前,一塊8G或者15G的硬盤還被稱為“大硬盤”,而現在1T(1000G)硬盤的價格降到了千元以內,成為臺式機的主流配置。
這期間,閃存(Flash Memory)技術以其體積小、速度快、沒有機械結構而不怕碰撞的優點開始為人所熟知。除去U盤外,閃存還被逐漸應用到了錄音筆、數碼相機、手機等產品的存儲卡上,然而它們的容量通常被限制在數百M至數G之間。
隨后,市場上出現了以閃存作為存儲介質的硬盤,它們被稱為固態硬盤。這種產品有閃存的優點,但價格過高。國內市場上一塊128G容量的固態硬盤售價通常高達2000至3000元,幾乎是相同容量普通硬盤的10倍。
不過,摩爾定律顯然還會繼續發生作用。硅谷著名投資公司、光速創投董事總經理巴里·艾格斯(Barry Eggers)最近就預測,企業級市場率先普及閃存作為數據存儲工具將成為2011年的一大趨勢。“閃存的速度比傳統硬盤快100倍。雖然它現在的價格貴,但成本還在不斷下滑。” 艾格斯說。
現實可能還要更樂觀一些。蘋果已經在最新的MacBook Air筆記本電腦上將固態硬盤作為存儲設備,最低配置了64G固態硬盤的11英寸機型的價格被控制在了999美元;聯想也要在ThinkPad里將固態硬盤作為標準配置。
身為最大的傳統硬盤廠商,西部數據公司(WD)也開始謹慎考慮應對固態硬盤等大容量閃存技術的沖擊。在2010年第四季度的財報會議上,這家公司的CEO John Coyne聲稱,5年后混合了傳統硬盤與固態硬盤技術的產品將占據WD產品線中的大多數。
看來,是到了向傳統硬盤揮手告別的時候了。
何謂閃存
閃存(Flash Memory),一種長壽命的非易失性(在斷電情況下仍能保存數據信息)的存儲器。
傳統硬盤有磁頭讀寫機構,而閃存是一種芯片,通過電流來讀寫保存信息,因此閃存結構不怕震動,更利于攜帶;閃存體積更小,卻可以提供更快的數據讀取速度,硬盤則受到轉速的限制。市場上的閃存分為NOR型與NAND型兩種。
NOR型閃存
更像內存,有獨立的地址線和數據線,但價格比較貴,容量比較小。較適合頻繁隨機讀寫的場合,通常用于存儲程序代碼、開機指令信息等,比如手機內存。
NAND型閃存
更像硬盤,地址線和數據線是共用一條線路,比NOR型閃存成本低,容量大得多。NAND型閃存主要用來存儲資料,如U盤、數碼存儲卡等。
2011年閃存市場預測
01 NAND會獲得更快速發展
NAND主要市場份額目前被兩大陣營控制,三星占40%、東芝/Sandisk占33%。2011年,這幾家廠商將加快推進NAND產品的普及速度。
02 蘋果將起到示范效應
由于iPad、MacBook Air產品的大量生產,蘋果公司自身對閃存產品—比如SSD固態硬盤的需求有望在2011年翻一番,這會帶動其它廠商跟進。
03 海力士(Hynix)和美光(Micron Technology)等閃存廠商迎來新機會。
閃存帶動半導體制造商增加投資
咨詢公司IC Insights認為,2011年半導體制造商的資本支出將超過590.7億美元,較2010年增長15%。其中有5家公司的資本支出將超過30億美元,分別為三星、英特爾、TSMC、Hynix和Globalfoundries,其中三星、英特爾和Hynix均有開發和銷售自己的閃存產品。